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刘晓菊
摘要:作为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探讨,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说明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阅读,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极力地主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动脑的好机会。他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师应结合六大解放思想,将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主线和重要基石是“生活教育理论”。尽管现在离陶先生所处的时代已有近一个世纪之远,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家长式”的师生关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没有明显的改观。课堂上教师居高临下地教,学生正襟危坐地学的授课方式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大的改变。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的压力之下,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更没有自由分配学习的时间,满负荷的重压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压抑,陶先生一生倡导的自主学习便无从谈起。
因此,教师想要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营造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解放学生的身心
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要求学生整节课都正襟危坐,而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双脚,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这样,学生才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2.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解放学生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平等的人格、平等的探索、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的关键。
3.营造百花齐放的氛围,解放学生的嘴巴
陶行知先生指出:“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一视同仁,使学生能够勇于表达,大胆质疑。
二、创设情景,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1.贴近教学
教师应该从身边人、家乡事说起,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飞向月球》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神舟”十号飞船在学生家乡——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升空的场面,这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也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想了解更多航天方面的知识,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2.形象教学
从讲故事、述影视讲起,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老舍的《四世同堂》和《茶馆》的时代背景与故事梗概,使学生对老舍先生的文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拓展教学
从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我收获了xx》的半命题作文,安排学生利用双休日回家参加各式各样的劳动体验,并写出收获之后的真情实感,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授之以渔,教授自主学习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自己查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可以要求学生至少读三遍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给文中生字注音,给多音字、形近字组词,并写出三组近、反义词,同时要求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及时查字典,了解生字的音、形、义,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自己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资料对比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经常查阅与课文、作者相关的资料,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或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熟能生巧,读书百遍,其义自显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古诗、名言警句、优秀课文片段,并引导、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不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及时评价,反馈自主学习的效果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初衷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评价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准确地反映出来,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将语文这门课程的多种评价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各个主体之间的活动性,彰显该门课程评价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评价的关键,突出评价的重点,借助科学的方式,提高课程评价效率。
1.课堂讲评
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即使教学任务多、时间紧,也不能随意打断正在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即使学生的表述不是很清楚,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并适时地、准确地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
2.批阅评改
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要及时,切不可拖拖拉拉,同时采取一些激励性评语,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还可以不定时地让学生们互评互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一对一交流
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水平千差万别,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学困生,经常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地帮助其改正不足。
五、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讲述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每天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讲故事、谈见闻、播新闻,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诵背诵
组织全班学生开展“我是朗读者”“古诗大闯关”“经典诵读”等朗诵比赛,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自编自演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编自演各种课本剧,如《一片树叶》《“三颗纽扣”的房子》《和氏献璧》等。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z3):92.
[2]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J].师道,2011(5):58-59.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