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本科研 -> 在研课题 -> 5陶行知“三力”思想下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 -> 学习资料 -> 正文

校本科研

2023年6月理论学习(一):《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30

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提

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进展了认真的探讨和摸索,通过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会学生

自学,激发了学生语文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了自学习惯,使学生的阅读水

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那么,指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呢?

一、加强学法指导,育人为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能力的开展总是与相应的情感、意志、毅力、兴

趣密切联系的,没有自觉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态度,没有顽强的学习自主力,

就谈不上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把握和自觉运用,也谈不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

就是说,学生能有效地学习语文,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还要注重

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要着眼于育人,使学生带有明确的动机,使学习具有相应

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展思想教育,向学生介绍

一些名人刻苦自学、立志成才的事迹,使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顽强学习的毅

力。同时,我还利用生的好胜心理开展一些自学竞赛活动,看谁做得对、做得快,

激发了学生的自学热情并调动其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同步推进,做到有机结合

实践告诉我们,要真正实现学法指导的经常化、详细化,我认为应把学法指

导有机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一方面,在整个语文

教学中,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进展自学、思考、质疑、讨论和练习;另一方面,在

整个教学中以自学为主线,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充满着教法和学法、传授知

识与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技能,又学会了学习方法,

把学生领向了自己主动学习的路子,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详细有这些做法:

(1)依据教材特点,提醒规律,总结学习方法。(2)遵循规律,应用方法。

(3)补充阅读,强化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会”逐步到达“会学”。(4)仿写

片段,突破难点,使学生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在写中稳固、深

化阅读。

这样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方法,培养了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篇2]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

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

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创造创造。所以,用长

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可是,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的

现象,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匮乏,更严重的是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低下,以

致于许多学生一旦离开教师便不知如何学习。因此,广阔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

教学观念,将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一、教给正确的自学方法

正确的自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根底。其最大的特点是学习需

要教师“安排”,属于典型的“任务驱动型”。因此,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是培养自

学能力的关键。

第一要要让学生会读书。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首先要上学生会读书,读好书,从读书中自学。

让学生去读书一定要有目的`,盲目的去读学生没有兴趣,肯定不想读。首先要

从培养兴趣开始。 常带孩子上书店,选购他感兴趣的故事书、图画书,或给孩

子借来有趣有益、适合他的阅读程度的好书。教师要常给孩子讲书上有趣的内容,

并提出问题来讨论,要

谈得有声有色,慢慢使孩子领会到,读书是一件有莫大快乐的美事,是与听

故事、看电视同样有趣的享受。其次,在读语文书让的课文时,要让学生品读课

文,读出感情,和作者产生共鸣,让书中的事物去感化学生,有读书的愿望,让

学生明白读书的快乐。不仅要让孩子读各式各样情节生动的故事书,也要给他们

新奇有趣的科学知识书,如《十万个为》、天体和动物趣闻等,并常常讨论,满

足孩子的新奇感和求知欲。还要读一点学学做做、学学猜猜方面的书,让孩子把

读书与动手、动脑结合起来,既丰富了,又能让孩子懂得书能指导实践和操作。

例如按书上讲的方法做实验、种庄稼、饲养小动物等,就会使孩子特别快乐。

第二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深刻地认识到了学

习与思考的关系。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是读归读,写归写,想归想,读书不拿笔现象十分普遍,没有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因此,语文教师要催促学生做到

不动笔不读书,养成读思结合的好习惯。读思结合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预习。预习

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故教师不仅要备好预习课,而且要详细指导好学生

如何做预习。给学生做好自学提纲,提纲要有灵活性,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详

细做法首先,主要内容有:把本课中你不认识的字词摘抄下来,利用工具书给生

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朗诵课文最少三遍,读熟课文;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

要写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自然段,课文各段落是按什么顺序串联起来的,即课

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给课文分段;在学

习中你懂得了什么,在学习中你没弄懂的问题是什么,写下来次日与交流交

流。然后,在上课时教师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展点评,并对典

型问题进展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再对此次预习作业进展总结,对认真的同学

及时给予表扬。在检查预习作业时应重点放在认真程度和习惯的养成上而不是正

确率上;在预习作业的评价上应以正面肯定为主,注意维持学生的较高的学习动

机水平,促进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但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

切忌急功近利。新公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

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良好的

自学习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而且会使人终身受益。小学生的语文自学习惯

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一

是认真作业,不认真还不如不写,专心做作业的习惯。很多小学生在作业时不太

专心,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伴随活动如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边吃零食边做作业等。

这种不良行为不仅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后还会导致学习分

心、错误百出。教育学生专心作业在家庭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极有必要;二是独

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要学生独立思考思,完成作业,即反复告诫学生作业是对所

学知识的稳固和运用,因此不可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能不懂就问,不能知难就退;

三是做完检查的习惯,即做完作业之后及时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

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四是是按时交

作业的习惯。这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适中,难易适度并且要及时检查催促,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

交作业的习惯。第二,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一是养成记预习笔记的习惯。这样有

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会自己学习,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因此,要培养

自学能力,就必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让学生经常处于积极自学能力。思维能

力是智力的核心,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根本就谈不上具备自学能的思维状态之中,

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穿,化“身外之物”为自己的财富。;二是养成记课堂笔记的

习惯。学会作笔记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运用不同的符合记笔

记的方法如批注、圈点、划线,并定期检查批阅。三是养成记课外阅读笔记的习

惯。教会学生摘抄、剪辑、读书卡片等方法积累课外知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还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的自学不限于

课堂内,大量的还是课外自学,各种工具书和资料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因此,

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如字典、网络和资料进展学习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

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少讲,让学生

多练,多看,用脑多想,用手多做,取得“习之功”。要得到“习之功”,就不能乱

来一气,胡练一通,而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既要严,也要有序,出得精

巧,以精胜多,循序

渐进,还要求实,讲究实际效益。训练是为了让学生稳固知识,化知为能,

到达“不复需教,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

高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关系到学生的终身,教师一定不能虎头蛇尾,善始善终,

不能让学生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