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本科研 -> 在研课题 -> 14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实践性学习的研究 -> 研讨活动 -> 正文

校本科研

2025年6月核心成员例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6-26


   2025年6月30日,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美术教室,召开学期总结例会。本次会议以“资源整合·成果凝练·文化赋能”为主题,通过三大议程系统梳理阶段性成果,为下阶段研究锚定方向。

一、成果系统化:构建“三库一展”资源体系

  会议首项议程聚焦资源整合攻坚。课题组基于“解决研究资料分散”的核心目标,历时三周完成:

  课例库建设:精选《画夜景》《传统纹样设计》等6个优化课例,形成“目标分层设计—文化显性渗透—技术融合应用”三维案例模板;

  作品库归档:按低年级“传统纹样再现”、高年级“文化符号创作”分类收录120份学生作品,建立素养进阶电子档案;

  工具库升级:整合文化理解量表、AR技术任务单等8套评价工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支撑。

二、展览创新性:打造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

  作为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传与创的对话”校园美术展引发热烈讨论:

 虚实融合展示:实物陈列元宵灯笼设计、古建写生等作品,同步播放AR技术还原的故宫夜景视频;

 学生深度参与:15名“文化小博士”担任解说员,现场演绎传统纹样寓意,观展学生超800人次;

 多维成效反馈:问卷显示92%学生表示“更愿主动探索传统文化”,教师评价“资源库使备课效率提升40%”。

三、发展前瞻性:确立下阶段双轨路径

会议最终凝练两大行动方向:

  1. 深化成果转化:将《学期研究总结报告》《优秀教学案例集》转化为教师培训课程,9月开展联校教研;

  2. 拓展技术融合:开发“传统文化AR资源包”,联动博物馆开发校本实践项目。

“从课例优化到文化传承,我们正搭建素养落地的‘彩虹桥’。”王校长的总结掷地有声。本次会议既是对学期研究的闭环反思,更是迈向深度研究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