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课题组成员在图书馆进行5月例会。
首先,徐老师进行探险类图书《鲁宾逊漂流记》的课堂展示,课题成员根据课堂展示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观察量表。课后,课题组成员集中图书馆进行课题组研讨会议。
其次,徐老师针对本节课进行简单的说课,围绕整本书阅读的一个故事脉络展开阅读,层层剖析,重点关注主要的故事情节展开交流,并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感受鲁滨逊身上坚持不懈、积极乐观、勤劳能干的人物形象。
接着,课题组成员根据课堂情况展开交流:
潘红老师认为学习任务的落实有待提高。在任务驱动下的学习,学生不能仅仅浮于表面,要有所反馈与修改,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王维一老师根据课堂故事脉络梳理情况指出部分学生在交流前没有充分的阅读,对文本中的情节不够熟悉,课堂中进行交流时不能够迅速提取相关的信息进行发表意见。
最后,课题主持人针对本堂课的情况进行总结交流。
本课题研究注重通过课外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进而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具体的情境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一步步走进文本,通过具体的情节感悟人物鲁滨逊身上那积极乐观的品质。也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而阅读文本,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课堂的交流,既采用学生小组内自主交流讨论,也有个人在班级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课堂中的任务展开讨论,给予学生表达的支架,由学生自己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充分展现自己在阅读后的具体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有所习得。
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每一位学生的语言都得到相应的训练与表达,这还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后延续课堂的内容,继续展开小组或是班级的交流展示,让学生的表达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才是语言运用落到实处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