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学生阅读课程的整合与建设,教材的整体构建也由“精读课文”逐渐过渡至“略读课文”,接着发展到“整本书阅读”的课外阅读系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充分发挥教材独特的育人价值,明确课内外阅读的密切关联,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第三学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抽象思维、自我意识、感知能力迅速发展且进入较稳定的正确辨认阶段。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实践经验以及社会经验相对较少,看待问题容易片面化。鉴于此,语文教师在推荐阅读书目的时候,可根据第三学段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成长类”故事、小说、传记等,如《小鹰逆风飞行》《金银岛》《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根鸟》等与探险有关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多种成长体验,并与同学交流自己获得的启示,联结生活,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出发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书籍,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整本书阅读是课内阅读内容的重要补充,也是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素养。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由于课文内容相对较少,学生在完成阅读与学习后,常常会觉得意犹未尽。此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城南旧事》整本书,也可阅读《草房子》整本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所建立的学习任务群设定了不同学段的阅读内容和方向。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开展有针对性、多元化指导。教师在具体教学前,需注重“细读文本”,以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内容。在细读文本时,教师应将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进行提炼,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
1.“由1到N”——相同作者的不同作品阅读
六年级上册推荐阅读的《童年》是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人物影响力排行榜”“童年插画师”“童年小剧场”等活动,和学生共读《童年》一书。之后,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推荐的其他两部作品,创意设计“阿廖莎的成长足迹”,并借助思维导图、图表等方式进行自主阅读梳理、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2.“本本链读”——相同类型的整本书阅读
相同类型的整本书阅读,指的是将内容或形式相似的文本进行共同阅读。例如,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民间故事,教师可以结合《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两篇课文展开,让学生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再结合“快乐读书吧”的推荐去阅读《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中国民间故事。教师可以开展“民间故事我来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积累,在阅读、比较、分析、判断、整合中把握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非洲民间故事》《欧洲民间故事》等展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相关书籍,并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创作手法、语言特点、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制作研究报告,开展研究交流活动,达成深度阅读和深度积累。
3. “文影联读”——借助信息技术跨媒介阅读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电子书、电影、电视剧、广播、音频等都可以成为阅读的载体。在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适宜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源,进一步深化阅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要采用“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行的单元,既注重不同年级、册次之间的纵向关联,由浅入深、从易至难的层级性、阶梯性发展,又注重单元内的横向关联,增强各个板块之间的合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整合单元,统筹安排学习内容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其主题为“走近中国古典名著”,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是按照原著内容进行改写的,而其他的三篇则是原著的节选,课文的难易程度不同,阅读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在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时,可以将“交流平台”中的名著阅读方法前置,在开展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融合、巩固。
2.创设情境,凸显阅读任务实践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还融入了古典名著的回目。例如,学完《草船借箭》后,阅读推荐的就是《三国演义》。同时,在《景阳冈》讲解后的“资料袋”栏目则对《水浒传》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便学生借助资料充分了解名著。此外,观看影视作品、创设表演情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立足单元教学,开展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活动,能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
3.激趣拓展,设计开放性阅读作业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作业设计要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为目的,凸显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解读的要求,在交流共享中让学生整合文本知识,深化文本学习。为此,教师应注重作业设计的高效化、多元化、创新化和整合化。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经典名著”单元整本书阅读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通过创设“西天取经”“三国风云”“趣玩水浒”“红楼游梦”四个项目化活动,设计与之对应的阅读拓展作业:绘制西天取经路线图、演讲取经故事、设计三国人物形象卡、评选水浒英雄榜、制作红楼文化研究报告等。这样的作业,能力指向明确,形式多样、趣味横生,学生乐于参与,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三)由体验到实践:立足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实现进阶式发展。为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将阅读成果落实到写作上,从吸收到再次输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转变情境,进行续写
在完成五年级下册推荐的《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后,许多学生会产生疑问:“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为何会接受朝廷的招安?”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性格、实际处境、历史背景、作者意图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这个探讨贯穿整本书的各个情节,不仅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深层次解读文本,还能使他们深度理解整本书表达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改编、续写,促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水浒传》中起义失败的具体原因。
2.改变人物,进行改写
以五年级下册推荐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立足不同视角看待史湘云这个人物。同时,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将《红楼梦》中与史湘云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学生通过自读、共读、交流、探讨的方式,更立体、全面地了解史湘云,并尝试通过改变史湘云的性格,将其代入到书中的某个情节,深入了解史湘云性格形成的具体原因及其悲剧结局。
3.转化主题,进行创写
在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经过阅读还原整本书的创作思路,促使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写作主题需从阅读作品中提炼,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教师可以六年级下册推荐的整本书《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为例,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深化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1]尤维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评价策略初探[J].语文世界,2024(11).
[2]温莉.关联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和设计与实施[J].辽宁教育,2024(3).
(责任编辑:姜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