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本科研 -> 在研课题 -> 5陶行知“三力”思想下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 -> 学期汇报 -> 正文

校本科研

24~25(上)课题学期汇报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30

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42025年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陶行知“三力”思想下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SZTYZI-0073

承担单位

太仓市经贸小学

立项时间

2022.5

王银菊

联系电话

18606225628

E-mail

294464268@qq.com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本学期课题研究结合学科特点及学校省级课题的研究内容,重点开展“生活力”语文综合学习,寻求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支架的研究结合教学;开展“自主力”语文综合学习;寻求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支架的研究;开展“创新力”语文跨学科学习;寻求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支架的研究等,现将研究梳理如下。

1.结合学校核心课题,扎实开展研究。开学初,根据学校的江苏省“十四五”立项课题《依托活动支架构建的学科综合学习课堂变革》和苏州市“十四五”立项课题《推动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将相关内容的教学研究相融通,统筹制定本课题的研究计划,研制课题组的子课题,设定每月研究主题、确定研究内容、安排主持人等课题研究工作,研究好的由教导处王银菊教导主任组织核心成员策划,由课题组核心成员全程参加,确保每月课题有序开展。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用课题研究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本课题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提升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2.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提升科研能力。课题组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广泛吸收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核心组成员每月搜集相关理论组织老师们一同学习。同时,结合我校语文教研组活动,开展专题式教学展示研讨等活动。比如开展全校大组语文教师专题研讨活动;借助我们承办太仓市教科研训一体化指导基地校科研融合活动暨小学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活动,老师们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总结方法,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3.深入教学实践研究,助推教学改革。借助陶行知“三力”思想的深入研究,结合活动支架构建下的学科综合学习以及理趣课堂的研究,初步探求了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实践路径,能从学生的“生活力”出发,探求语文综合实践的活动支架做支撑,进而开展围绕“自主力”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形成“学习力”“创新力”等,寻找开展语文跨学科拓展教学,能将语文实践活动有效融合在一起,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教研研讨出现成效。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1. 继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初步形成关于陶行知“三力”思想、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内涵、特征及二者关系。通过开展每月课题研究,以课例为抓手,与“陶行知三力思想”紧密融合,将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跨学科学习等融入教学研究中,尝试在多种融合教学下,逐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形成了对“陶行知三力”思想推进的小学语文链接式学习的内涵、特征、影响因子等相关理性认识。

2.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支架的研究以及语文跨学科学习的逐步深入研究,能更好地为此课题的研究扩展思路,寻求有效的路径。 借助活动支架和跨学科学习的研究,为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研究打开思路,初步形成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基本范式。

3.借助多种活动支架,如导学单支架、问题支架、资源补充支架等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各教研组扎实开展课题教学观察、研究,结合学校丰富的综合活动、跨学科活动等,引导学生选择适切的学习方式开展语文链接式拓展实践活动等。比如劳动手工创意作品展、劳动实践技能赛、校园民俗文化节、心理健康教育等语文拓展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在语文实践中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获得文化自信。

4.教学竞技中成果丰硕。全柳芳《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联结型目标设计例谈》发表《新课程研究》第7期总第683期2024年3月1日;秦玲《例谈审美素养培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落脚点》发表《教育考试与评价》2024年5月第14期;潘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重构策略研究》发表《教育考试与评价》2024年8月第21期;王银菊《立足阅读教学,提升阅读素养 ——浅探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提升策略》获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2024.12;周雅婷《文言文系列寓言“ 自学·活动‘陶’式”导学技术的优化》获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2024.12;卜菁菁《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探索小学语文跨学科综合学习》获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2024.12;王维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探究》获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2024.12;王银菊《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浅议组块教学实施策略》获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2024.9;陶奕辰论文《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探究》获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2024.9;沈羽琳《陶行知“六大解放”理念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的实施策略》获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2024.9;王维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2024.9;吴煜《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新路径探索》获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2024.9。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在陶行知“三力”思想下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结合我校语文活动开展了较多实践研究,并与“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有机相融合,但相关理论的融合还过于表面化、生硬化,对于其内在联系以及内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2. 通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我校围绕大单元设计的导学单能很好地进行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实效。但以大单元推进的教学实践还不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教学设计是否精准合理。有待更好地深入研究、探讨。

3. 《陶行知“三力”思想下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的范围比较宽泛,笼统,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对于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情况设计“生活力”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语文跨学科学习等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对于有效利用活动支架开展实践探究还不够灵活、变通。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宝贵建议。

4. “跨学科”和“综合学习”的切入点比较大,不够细致,需要每个教研组根据年级教学特点,聚焦教学要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的主题教学活动。本学期教研组长会议时,每个教研组能将下学期的初步设想制定好。比如一年级语文教研组《传统节日的探究学习》;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寓言故事的探究学习》;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童话故事的探究学习》;五年级语文教研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

(二)改进措施

1.希望能邀请专家,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指导,挖掘陶行知“三力”思想下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与语文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之间相融通的点,寻找更为有效教学路径和策略,确保提升课题研究学术水平。

2.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发展服务,能及时通过学生问卷、师生访谈、质量调研等多种形式,了解各年级师生课题研究实施的情况,依托问卷调查、质量抽查等,梳理不同年段教学的特点和现状,调整研究内容。

3.以教研组为单位,多方面开展行动研究,以“跨学科”或“综合学习”为抓手,推动课题研究进一步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有效融合,将课例研究深入研磨探讨。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1.深入开展陶行知“三力”思想下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继续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追踪调研和师生访谈等。深入开展理论研究,进一步理清关于陶行知“三力”思想、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语文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之间的联系。

2.以子课题研究为依托,借助对语文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不断深入教学实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年段教学特点及课程目标要求等,分学段开展以“生活力”“自主力”“创新力”为主的小学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研究。理清“陶行知三力”的内涵特征,找到适切的研究点,在纵深处作进一步思考。

3.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入解读教材,围绕实践性的要素形成拓展学习单,进而形成语文教学的实践纲要,形成多维度的、多层面的、全方位的、结构化的案例群,进一步引导教师改课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4.与教科室紧密配合,将教学与科研有机整合,围绕小学语文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和链接式拓展开展教学实践。由教导处牵头,各年级语文教研组全程跟进,通过教研组汇报课、展示课、教研课等深入观察课堂教学,落实课堂改革,提升语文链接式拓展教学的实践能力,研制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全力推进课题研究做好保障工作。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县市(区)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课题立项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