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盛夏,学期渐尾。为践行陶行知 “自主力” 教育思想,推动语文跨学科学习落地,三年级语文教研组以 “融合・自主・生长” 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兼具实践性与创新性的教研活动。老师们以课标为纲,以跨学科思维为桥,通过 “理论浸润 — 实践探索 — 反思提升” 的路径,让学生在多学科融合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研组聚焦 “基础知识跨学科整合” 与 “传统文化多维浸润”,开展三项特色活动:
将传统笔试升级为 “古诗配画” 综合测评,学生不仅需完成古诗默写与理解,还需自主选择诗句进行绘画创作,在 “诗画共生” 中深化古典文化体验。整班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时,融入 “节气与物候” 科学观察任务,如背诵 “春雨惊春清谷天” 时,同步记录校园植物生长变化,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跨学科联结。在字词、句子等基础板块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易错字词,并用数学图表统计高频错误类型,通过 “语文知识 + 数学分析” 的方式,提升自主归纳能力。围绕阅读与写作两大核心板块,打造 “自主探究 + 多学科融合” 的学习生态:
在《海底世界》等课文阅读中,通过 “抓关键词” 梳理海底生物特征,同步链接科学课 “海洋生物分类” 知识,自主绘制 “生物档案卡”。结合《童年的水墨画》等文本,设计 “我的社区生活” 跨学科任务,学生用语文表达生活场景,用数学测量活动区域尺寸,用美术绘制生活漫画。推行 “跨学科阅读日志” 打卡,学生每日记录阅读内容,并自主选择关联学科(如历史、地理)拓展学习,培养跨学科思维习惯。写人记事类作文中,引入 “人物名片设计” 任务,学生需用语文描写人物特征,用美术设计名片版式,用数学计算名片尺寸,实现 “写作 + 艺术 + 数学” 的多维整合。在状物作文练习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植物,用语文撰写观察日记,用科学分析生长规律,用数学记录生长数据,最终形成跨学科观察报告。期末调研后,教研组特别增设 “跨学科任务完成度” 分析维度,从 “语文知识迁移”“多学科问题解决”“自主探究深度” 等角度剖析学情,为下学期跨学科教学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参与 “跨学科教学中自主力培养” 专题培训,聚焦 “如何设计开放性跨学科任务”“怎样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路径” 等议题,更新 “自主力 + 跨学科” 的融合教学理念。
本月教研活动以 “自主力培养” 为内核,以 “跨学科融合” 为路径,让学生在 “做中学、融中学、自主学” 中实现素养提升。三年级语文组将继续秉持陶行知 “三力” 教育思想,以跨学科教研为支点,撬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中培育更多 “自主生长” 的向阳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