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学习 本月理论学习围绕“三力思想”与“链接式拓展”两个关键词进行理论材料的学习。组内教室分别学习了论文《陶行知“三力论”及其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应炯)和《阅读与习作的有效链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如何才能相得益彰》(黄银花) 下面就两篇文章进行归纳总结: 《陶行知“三力论”及其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1. 陶行知“三力”论的特点。 2. “三力论”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联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低年级的创造力培养,其实就是遣词造句、书面表达、思维创新方面的培养。 《阅读与习作的有效链接》 1. 读写结合模式在语文阅读中的运用意义 2.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策略。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有效链接,提升学生“创新力” 三、本月我们教研的主题是围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有效链接,提升创新力“创新力” (一)组内研讨 1. 核心素养下,陶行知“三力”思想中“创造力”的理解。 2. “链接式拓展”的有效途径探究 通过学习,组内组内教师针对课题与本次研究主题,结合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 例如老师们以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找春天》谈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读写链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体验不深,可写的素材少之外,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写话思路没有打开,思维比较局限、单一。这时候读写结合、拓展链接训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被激活后,写话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宽了。在找春天一课中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四至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进行仿写,然后只要给一个有关春天的写话题目,学生的头脑就能快速运转,诸如“写什么”,“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什么事来表现”,“春天的美景有哪些?”“应该用上哪些修辞手法”等问题一一闪现。解决了无话可写的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力自然而然就在学习中体现出来了。 (三)自主实践,融入课堂 之后,我们组深入贯彻这样的教学理念,并把教学理念付诸于自己课堂实践中。本月我们组结合学校调研,在组内精磨了《找春天》《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堂进行阅读、写话的链接拓展,围绕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之“创新力”开展教学研讨。在教学中,老师们关注读写结合,例如:陈佳文老师执教《找春天》,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拓展,春天还在哪里?让孩子们模仿课文句式进行表达。课后,我们设计的两次写话拓展训练,从句子的仿写,到篇目的迁移仿写。学生在课内外读写链接中,提升了创造力。在徐贝贝老师执教的《一匹出色的马》中,第一自然段中对于春天的描写值得学生的学习模仿。课后,让孩子们有意识的选择生活上中的事物进行描写,并用上比喻的修辞。在阅读课上进行有效的词、句拓展链接,能提升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制定计划 1. 每位老师精心设计一节或两节“创造力”思想下的语文课。 2. 每位老师执教一节融入“创造力”的语文课。 3. 组内老师共同听课、评课,提出优点和商榷之处。 4. 组内老师撰写与主题相关的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