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引领与文化建设
1. 红色教育深度融合
以清明祭扫为契机,组织青年党团员赴烈士陵园纪念馆开展“缅怀先烈·铭记初心”主题活动,通过敬献花圈、重温入团誓词等形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组织青年党团员教师赴苏州古城河畔开展“漫步千年运河,共赏姑苏风华”主题团辅活动。通过探访相门城墙遗址、沉浸式学习《平江图》碑刻等历史文物,深化青年教师对江南水乡文化和古城防御体系演变的理解,强化文化自信与传承使命。活动将党性教育融入实地探访,通过“古城门打卡”等实践环节,激发教师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为教育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奠定基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结合学雷锋月、世界地球日等节点,开展环保宣传、“旧鞋新生”公益行动等实践活动。例如,三月份组织团员青年教师发动植树节主题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美化校园环境,积极参与学雷锋主题活动,结合社区倡导“一盔一带”;四月份通过“地球日”宣传提升环保意识,动员学生参与旧鞋回收,传递低碳生活理念。
二、实践育人与社会服务
1. 公益行动彰显社会责任
六月份组织“童爱苏城”爱心义卖活动,动员学生捐献闲置玩偶,通过义卖筹集善款支持公益事业。此类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还与社会慈善机构联动,强化了学校服务社会的品牌形象。
2. 志愿服务体系化推进
全年依托家长志愿者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服务网络。例如,通过安全护学岗等志愿服务,累计512名家长参与校园安全保障,形成“红马甲”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
三、组织建设与团队凝聚力提升
1. 团建活动创新形式
在教师团队中推行“文化寻根”与“历史研学”相结合的团辅模式。例如,五月份苏州古城探访活动通过分组打卡、创意合影等方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青年教师归属感。
2. 团员管理与教育并重
定期组织团员学习主题团课,强化政治素养;完善团员档案管理与考核机制,通过入团仪式、评优表彰激发荣誉感。
四、问题反思与改进方向
1. 系统性规划需加强
现有活动部分存在短期性、分散化特点,缺乏中长期的品牌化设计与资源整合。
2. 创新能力待提升
部分活动形式较为传统,需结合数字化手段(如线上文化展播、虚拟实践平台)增强吸引力。
3. 分层培养机制不足
对团员青年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关注不够,未来需细化分层培养方案,例如针对青年教师设置“文化传承导师”岗位,针对学生团员开发“实践积分”激励机制。
五、未来工作展望
1. 深化品牌项目
将“古城文化研学”“爱心义卖”等活动发展为校本特色品牌,纳入年度常态化工作计划。
2. 推动数字化转型
探索“云团课”等创新形式,拓宽思政教育载体。
3. 强化家校社联动
依托家长志愿者的资源优势,策划更多社会公益实践项目,如社区环保共建、文化宣讲志愿服务等。
结语
本学年团总支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思想引领、实践育人、组织优化等多维度探索,有效提升了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未来将继续秉持“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宗旨,为构建五育融合的育人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