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启新章,深耕教研促成长三月伊始,太仓市经贸小学科学组以“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改革”为主线,围绕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工作部署,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通过理论研习、课标落地、实践优化三阶推进,探索科学教育提质增效新路径。
一、深研政策文件,锚定育人方向
教研组以"学-思-行"为脉络,系统研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四份纲领性文件,重点突破三大关键:
素养目标具象化:结合“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维目标,细化各年级教学观测点(如三年级侧重观察记录规范性,五年级强化逻辑推理能力)。
课程实施校本化:依托学校科技特色,在跨学科实践中融入“人工智能+生态保护”项目,如设计校园绿植智能养护系统。
评价体系立体化:构建“课堂表现+实验操作+项目成果”三维评价机制,开发《科学探究过程性评价量表》,增设"工程思维""环境责任感"等观测维度。
二、依托质量监测,破解教学症结
针对2024年度苏州市学业质量监测报告,教研组开展“问题导向式”深度教研。
数据透视:运用分析本校报告三至六年级实验探究题失分率,发现“变量控制”“数据解释”为共性薄弱环节。
课例攻坚:录制《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微课,通过“问题链”设计(如“如何确保水温恒定?”)突破变量控制难点。
三、对标国际视野,重构育人范式
在《新时代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路向》专题学习中,教研组聚焦PISA2025科学测评框架的启示:
教学范式转型:从"知识传递"转向"身份建构",在《生物与环境》单元增设"小小生态学家"角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撰写《太仓水域生态调研报告》。
全球议题融入:设计"气候变化应对方案"项目式学习,学生通过传感器采集校园温湿度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本地气候趋势。
数字素养培育:创建“科学谣言粉碎机”进行课堂普及。
四、深耕单元教学,落实素养培育
(一)三年级《物体的运动》
认知脚手架:开发“运动观察五步法”(定参照-辨形式-测距离-算速度-画轨迹)。游戏化学习:设计“运动形式分类大闯关”互动游戏。
(二)四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
观察范式创新:运用延时摄影技术记录绿豆萌发过程,建立“植物生长数字档案库”。STEM融合实践:开展"智能种植箱"工程设计,集成光照、温湿度自动调控系统。
(三)五年级《生物与环境》
概念可视化:利用软件动态演示能量流动,通过参数调整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本土化探究:组织"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野外考察,制作《濒危物种保护倡议书》。
(四)六年级《小小工程师》
工程设计迭代:实施"桥梁承重挑战赛",引入3D打印技术优化结构设计,通过软件进行力学模拟。职业启蒙渗透:邀请土木工程师开展"超级工程背后的科学"专题讲座,建立"工程日志"反思记录制度。
春耕正当时,聚力再启航。科学组将以此次教研为契机,在深耕课堂中培育核心素养,在实践创新中书写育人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