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暑期高温燥热,同学们接触水的机会增多。在有充分安全措施的场所里,同学们尽情玩水、游泳,都无不可。但是到户外水域游野泳,因为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应严厉禁止!
为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特此发出《禁止学生游野泳安全告知书》,望家长和同学们共同阅读,严格遵守,莫让悲剧再重演。
一、认识野泳的危害
野泳,即在没有安全保障措施的自然水域(如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游泳,其潜在的危险性极大。
首先,水域不明。一些河道或湖泊,其水深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前一脚及腰,后一脚可能突然就进入了深水区。加之水下可能有暗流、漩涡,水草或其他障碍物,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溺水事故。
其次,救援困难。野泳地点往往较为偏僻,缺乏专业的救生设备和人员,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很难及时寻求帮助。即便成功联系到急救人员,他们也大概率难以在数分钟内到达现场。而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不到!
野泳的危险还不止于此,事实上,野泳遇险的人往往都是会游泳的,但他们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以及对自己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往往缺乏正确的评估。
例如,在游泳池游泳时突发抽筋,危险等级可能只是一颗星,但在野泳时突发抽筋,危险等级就是最高的五颗星!此时如果缺乏经验,无法保持冷静,又无他人相救,结果往往是凶多吉少。
二、学校明令禁止
鉴于野泳的严重危害性,学校明令禁止所有学生参与任何形式的野泳活动!安全是教育的基石,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定,远离野泳,珍惜生命!
三、家长的责任
1.加强教育:
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包括防溺水“六不准”、溺水的危害、溺水的自救与互救等等。
在进行教育时应避免简单地说教,通过分享案例往往会让人印象更为深刻。还可以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观看防溺水微电影、动画片、学唱相关歌曲等,使防溺水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更易于被孩子接受。
2.加强监管:
暑假期间,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动态。具体来说,家长应尽可能陪同孩子外出,或至少做到对孩子行踪有充分了解,包括“去哪里、和谁去、干什么、何时回”。一旦发现孩子有野泳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加强教育引导。
3.正确引导:
为了满足孩子对水的好奇心和游泳的需求,家长应引导孩子参与更安全的游泳活动,可以选择带孩子去正规的游泳馆或水上乐园玩耍。通过参与正规游泳活动,孩子们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享受游泳的乐趣,从而减少对野泳等危险行为的向往和冲动。
四、学生怎么做
1.增强安全意识:
通过学校和家长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深刻认识到野泳的危险性,远离陌生水域。游泳戏水要去正规的游泳池或玩水乐园。
2.遵守相关规定:
严格遵守学校和家长关于禁止野泳的规定,不参与任何形式的野泳活动,包括组织、参与或鼓励他人野泳。
如遇同伴邀约野泳,应明确拒绝,同时对其进行劝诫。可邀约同伴一起去正规游泳池游泳。若劝诫无效,应将情况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3.掌握救助技能:
需知手拉手组成人链进行救援,以及游近落水者进行救援,对于未成年人来讲都是错误的!同学们切勿因为慌乱而采取错误的营救方式,从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若遇他人溺水,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110、119、120等,同时就地寻找救生器材。可以向落水者抛投救生圈或其他具有漂浮功能的物品,或使用竹竿、树枝、绳索等对靠近岸边的落水者进行牵引。
同学们要牢记,营救他人的前提,务必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预防学生溺水,需要家、校、社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暑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