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德育天地 -> 组织制度 -> 正文

德育天地

太仓市经贸小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2-21

太仓市经贸小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以“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根据市教育局创建“全员参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体系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决定在校内推行德育导师制,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

 长:全柳芳

副组长:顾海红     沈聪聪  彭智涛

 员:    陈忠祥      王银菊王烟蒙   李  娟   许  杰              

三、德育导师工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德育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努力成为受导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德育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保密性原则。德育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施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漏、评价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四、德育导师具体工作职责

1.建立联系工作和帮教工作档案。按要求及时、认真地填写好《德育导师工作手册》。

2.掌握联系学生所在班级的基本情况。主动关心班级建设,帮助班主任找准班级建设上的薄弱环节。

3.掌握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在较短时间内要熟悉帮扶对象的思想、学习、性格等方面的优缺点。

4.每周调研一次,从与班主任及其他学生的交流中获取一些有关受导学生的近期表现,并予以及时的反馈。

5.每月至少与受导对象亲切交谈一次,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各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并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促使他们进步。

6.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家庭与学校协调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7.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关心过问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状况,并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8.在日常活动中,要多给问题学生创造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不断增强自信心。

9.要经常与其他教师进行联系,了解受导对象在其它课上的表现,并及时将学生在该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该科教师沟通,与其协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使帮扶对象能取得全面进步。

10.做好受导对象受导鉴定(每学期一次),使用激励性语言,多肯定几条优点,多提出几条希望,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并将鉴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11.德育导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不断地创新教育方法,巩固教育成果。德育导师在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要潜心进行德育科研,提倡多撰写教育随笔和典型案例,不断提高自身施教能力。

五、德育导师和受导学生的产生

1.摸底调查

1)调查并确定能够胜任德育导师的教师。

2)调查需要受导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品德、行为、心理等);(受导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提供并填写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主要是问题生、学困生、家庭特殊的学生等。)

2.德育导师的确定及使用

1)担任德育导师的对象:全体教职员工及社会热心人士。

2)德育导师的确定: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年级段为单位,由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初步确定人选,报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审定。

3)使用办法:

领导小组在确定德育导师的人选后,在各班提交受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最后确定,每学年确定一次。

每个班级为一个导师组,由班主任担任导师组长,经常联系相关导师交流本班受导学生情况。本班导师原则上由任科教师担任。

六、导师工作开展

1.成立学校导师工作领导小组,颁发导师聘书,定期组织岗位培训。

2.师生互动:导师对受导学生进行日常学业辅导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

3.参加由班主任或德育处组织的班级会议、座谈会、主题班会等集体活动,积极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和方法,并及时记录《德育导师工作手册》。

七、导师工作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学习情况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2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面谈、书信、周记、电子信箱等)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记录汇报内容,针对汇报情况适时调整指导方法)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访问,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

4.特殊案例会诊制度。定期召开德育导师会议,组织导师对个别受导学生特殊情况进行会诊,针对存在问题,共同研究对策。通过导师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导师工作研讨会,就典型个案进行研讨,交流经验,提高导师整体水平。

八、德育导师制实施流程

宣传发动——确定受导学生和导师名单——师生互动——建立档案——谈心汇报——家访联络——导师研讨——导师评价

九、对导师工作的评价

学校成立“德育导师制工作”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工作检查、督促、评估制度。每学年由领导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考核,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一是每位导师的工作手册记录情况;二是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和学习情况);四是其他教师的评价。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的一项内容,纳入教师考评。根据考核结果,每学期评出若干优秀导师给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