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德育天地 -> 计划总结 -> 正文

德育天地

太仓市经贸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2-12

本学期,德育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发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以品格提升工程为抓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力拓展德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争创江苏省文明校园。

、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

1.建立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开展全体班主任每月培训,除了常规工作布置外,重点开展主题式培训,安全卫生心理等专题教育,结合市级相关比赛,开展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班主任主题班会课评比,心理健康育人案例等比赛的相关培训指导,提升班主任育人带班能力能力本学期徐洁老师获苏州市主体班会课评比一等奖,周雅婷老师获太仓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2.继续开展德育导师活动。班主任结对2名学生,副班主任结对1名学生,从学生心理、品行、学习、特长等方面做好导师工作。同时,加强德育导师培训和检查工作,确保辅导活动有序开展。平时做好德育导师的家访工作,争取家校有效合作,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成效。

3.加强青年班主任工作坊建设开展青年班主任工作坊活动,工作坊活动内容以青年班主任的调查问卷问题反馈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提炼不同的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晨会(思政课)、家校沟通、特殊学生教育、班干部建设。形式多样,校外专家讲座、校内老班主任经验分享、同伴交流沙龙、实地参观(某个教室观摩)等,形成校本培训课程,提高青年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与实效。

4.引领专业化教师队伍发展近年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每年会新增2名左右,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尤为重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开展一些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设计系列的家庭教育微课程,为来访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困惑的咨询。

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品格提升工程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让文明礼仪成为每个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学习二十大主题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道德讲堂、橱窗广播、班队活动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让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入脑入心。

2.大力开展安全法治教育。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平时有针对性地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网络安全、防盗抢、防拐骗、防勒索及“五防”(防火、防电、防雷击、防溺水、防中毒)安全教育,组织全校紧急疏散演练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治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加强教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任感,课间及时上岗并切实负起责任,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加强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做到授课率100%。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法治平安行活动,对学生进行法治平安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走进法庭进行实践体验。积极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3.继续做好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活动。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注重仪式教育,本学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举办二年级规范礼、三年级成长礼、四年级志愿礼、五年级感恩礼、六年级毕业礼、六一奥斯卡颁奖典礼、,以生为本,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开展集体活动。重点开展三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主题活动,注重课程建设,通过成长礼活动中的仪式感,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学校已经形成常规的活动方案,但需更加细化,组织更加全面细致,逐步落实到年段辅导员和年级组中开展,活动更加接地气。

4.办好节日纪念日活动,促进校园文化氛围。充分挖掘元宵节、学雷锋日、三八节、劳动节、六一节等节日的德育价值,深化“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实践活动,以传统节日、传统美德、文化经典、民族艺术为核心,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化对爱国、友善、孝敬、勤俭等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自信心。

5.开展劳动教育,在五一劳动节期间表彰一批新时代劳动之星。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学校开设《劳动》课程,教师依照教学要求开展劳动教育。重视学生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班级劳动,开展班级卫生微行动,学生参与班务整理、个人书桌整理,校园道路、绿化实行分班级包干,真正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列出家务劳动清单,做好洗碗、洗衣、扫地、整理、做饭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学校与多个实践基地联系,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分批组织学生参加城厢镇永丰村劳动教育基地春季农业相关生产劳动,学生根据季节变化开展劳动生产服务活动,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6.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重点开展绿色午餐活动、童言无“塑”活动两个重点项目,自主领餐、“光盘行动”、自主倒剩羹,每月开展一次塑料废品回收,深入推进绿色生态校园工作,持续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做好相关宣传报道。

7.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研组开展心理指导课研磨,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硬件建设和活动建设,切实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合理安排团辅与个辅内容,创设师生心理交流平台,加强阳光小屋心理值班,加强对班级中特殊儿童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

、增强家庭社区合作,提高家校合作成效。

1.按照市级要求,继续开展全员家访工作,确保家访百分百覆盖。与此同时,摸排重点特殊家庭(离异单亲家庭、经济贫困家庭……)联合司法、妇联、社区居委会等多部门开展重点家访,做好有针对性的家长育儿指导。

2.加强校级家委会建设与管理,除了平时线上(微信群)交流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拟准备开展两次家委会线下活动,邀请专家开展一次家长委员会委员职责培训,让家委会委员明确自身定位,积极为家校沟通做好桥梁作用;开展校级家委会会议,表彰家庭教育故事获奖家长,召开学校管理建议座谈会。

3.继续开展“好爸好妈”讲师团活动,进一步拓宽家长进课堂的面,与学校省级课题相结合,将才艺实现和劳动教育纳入课程内容。学期初,各班申报“好爸好妈”讲师团授课内容的时候,就将学生才艺实现、劳动教育列入家长讲课的内容中。优秀的课程在年级和校级层面进行授课,并授予“优秀家长讲师”的称号,举办颁奖典礼。

4.建设“父母学习课堂”,借助家庭教育数字化平台,对全校家长分年级、分层次进行课程教学,新时代“双减”政策背景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优秀理念和做法。开展好驻校社工组织的亲职父母课堂,为部分特殊孩子的父母开展定期的培训指导,更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将家庭教育质量更优化。